传媒中心
智昌使命,致力于让人机共融创造社会价值
钢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对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推动智能制造业加快发展。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投入大量资源推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进展加快。不仅钢铁行业两化融合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增多,而且随着数字化改造的不断推进,龙头骨干钢铁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显。
降本增效的关键利器
2019年,智昌集团自主研发连铸智能化定重定尺切割系统,经过一年多的研发和实施,先后在辽宁紫竹钢铁、宣化钢铁和唐山钢铁等项目上成功进行系统落地和推广。通过该系统的改造,吨钢成本降低在3-6元之间。对年产400万吨钢材的企业,可实现的经济效益在1200-2400万元之间。这背后,是基于“智昌蜂脑工业互联网平台”对系统生产全流程的数据贯通。包含多系统数据融合、大数据分析及机器智能、高精度切割检测及控制技术。通过该系统,实现对连铸切割生产全流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监控,降低生产成本,并为进一步的产品提质打好基础。
持续探索钢铁行业智能化连铸切割系统,构建一站式智造未来
连铸工序是连接炼钢与轧钢工序的中枢环节。连铸铸坯切割的精度控制会对后续轧制成才率有直接影响,包括轧制成材率、定尺率以及负差率等均与连铸铸坯的切割精度密切相关。
传统钢铁企业中供轧制的连铸坯大多采用定尺切割方式,即仅控制铸坯切割的长度。在轧制环节,由于通尺长度主要取决于单根铸坯的重量,导致相同长度的连铸坯,轧制后产生产通尺长度也是不相同的。因此,仅仅依靠定尺切割系统去生产有定重需求的连铸坯无法完全满足生产需求。而对连铸坯进行精确的定重切割控制,需要克服以下难题,具有极大的挑战:
一、 生产设备与工艺变化造成重量随机波动:
1、结晶器磨损导致的铸坯质量波动;
2、钢水合金成分变化引发的铸坯密度差异;
3、拉速波动影响冷却结晶过程及钢坯密度。
二、 切割系统的不稳定性
1、机械定尺及红外视觉定尺测量存在随机误差;
2、火焰切割以及液压剪等切割设备精度存在误差。
三、 定重测量的随机性:称重系统的精度受高温辐射以及机械震动等影响出现随机的波动
智昌集团以沉淀多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打造“一核三机一平台”产品
聚焦钢铁行业
打造连铸智能化定重定尺切割系统
通过实施全过程质量管控追溯
为钢铁企业打通
从管理-生产-操作-产品的智能化管理
连铸智能化定重定尺切割系统主要应用于钢铁连铸生产线,通过“智昌蜂脑工业互联网平台”及“三元蜂脑”,建立产品数据库及信息化管理系统平台。该系统以“三元控制技术核心”,集成集团自主研发的自优化自适应模型算法,结合钢坯温度、拉速、二冷水流量、钢包液位高度、结晶器寿命等关键生产参数,整合先进的红外温度测量、机器视觉、智能称量等技术,打通从连铸到轧制的产品信息盲区,使生产有数据,操作有依据,产品可追溯,数据有分析,管理有方法。通过对运动钢坯的精确切割,实现重量误差不高于2‰的钢坯占比达到80%以上,大大降低钢坯轧制过程中切头切尾长度、提高钢坯成材率。围绕该系统的研发,智昌已获得红外测量、智能控制算法等5项发明专利授权。